中国足球协会于本周正式公布了未来一年内的中超联赛赛程调整方案,令人瞩目的是,为全力配合国家男子足球队备战即将到来的两场18强赛关键战役,中超联赛将分别在这两个比赛日前后暂停近一个月,这一决定引发球迷和俱乐部层面的广泛讨论,有人称之为“史上最长间歇期”,也有人认为这是现阶段“必要的牺牲”。
根据调整后的赛程安排,中超联赛将在9月初和10月中旬迎来两次长时间休赛,第一次间歇从8月下旬开始,直至9月下旬结束;第二次则从10月初持续到11月初,这两个时间段正好对应国际足联指定的国家队比赛窗口,国足将分别进行主客场两轮18强赛小组赛,具体而言,国足将在9月5日主场迎战强敌日本队,10月10日则客场挑战沙特阿拉伯队,这两场比赛的结果,将直接关系到国足能否保留晋级2026年世界杯的希望。
足协竞赛部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调整是基于国家队备战需求的全面考量,18强赛是当前中国足球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为国家队创造最佳的备战环境,较长的间歇期可以让国脚们充分恢复、避免伤病,并有足够时间进行战术磨合和体能储备。”他a8体育直播还补充道,足协已与各俱乐部进行了多轮沟通,大部分俱乐部对此表示理解与支持。
这一决定并非没有争议,部分俱乐部高管和球迷认为,长达近一个月的联赛中断将严重打乱中超的竞技节奏和商业运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俱乐部经理表示:“联赛的连续性是吸引球迷和赞助商的关键,两次长时间停摆可能导致球员状态下滑、票房收入减少,甚至影响亚冠资格的竞争格局。”一些中小俱乐部还担心,国脚被长期抽调可能导致球队在保级关键战中缺乏核心球员。
支持者则认为,国家队的利益应置于优先位置,著名足球评论员李明指出:“过去,我们常常抱怨联赛赛程与国家队比赛冲突,导致国脚疲劳作战、成绩不佳,这次足协主动调整,正是吸取了以往教训,如果国足能在这两场关键比赛中取分,对整个中国足球的激励作用将远大于联赛短暂停摆的损失。”他还提到,较长的间歇期反而给了伤病球员恢复时间,并让各俱乐部有机会调整外援和战术。
从历史角度看,中超为国足“让路”并非首次,但此次间歇期之长实属罕见,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期间,中超也曾多次调整赛程,但单次间歇通常不超过两周,本次近一个月的暂停,反映了足协对18强赛的高度重视,这也是新任足协领导层上台后的一项重大举措,彰显其“国家队优先”的战略导向。
对于国足主教练伊万科维奇而言,这无疑是个利好消息,较长的集训时间意味着他可以更深入地灌输战术理念,并尝试多种阵容组合,据悉,国足计划在间歇期内安排两场高质量热身赛,对手可能来自亚洲或东欧,伊万科维奇表示:“我们需要利用每一分钟来提升球队的默契度和竞争力,球员们将有更多时间适应国际比赛的强度,这对迎战日本和沙特至关重要。”

球迷们的反应则较为分化,一些铁杆国足球迷对此举表示欢迎,认为这是“明智的决策”,并在社交媒体上调侃“这下不用让路了,直接给国足开绿灯”,但也有球迷担忧联赛质量下降,甚至戏称中超将变成“间歇性联赛”,无论如何,这一调整已不可逆转,各方只能适应并期待国足带来好消息。

从 broader 视角看,此次赛程调整也反映了中国足球在管理体制上的成熟,足协在平衡俱乐部利益与国家利益时,展现了更强的统筹能力,这也提醒我们,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仍需在青训、联赛体系和国家队建设之间找到可持续的平衡点。
中超两次长达近一个月的间歇期,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不仅考验着各俱乐部的适应能力,更将检验国足是否配得上这样的“特殊待遇”,所有目光都将聚焦于9月和10月的两场18强赛,期待国足能用出色表现回报这份期待。